今日,2023第九屆中國國際電動汽車充換電產業大會在上海汽車會展中心隆重舉行。本屆大會以“把握利好政策 搶抓發展機遇”為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為論壇開幕式致辭,憑借在充換電領域的創新成果,朗新科技旗下新電途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行業頭部企業受邀參加盛會。
大會現場,120多位產業專家與嘉賓學者共聚一堂,交流探討充換電行業最新趨勢、前沿技術。朗新科技集團副總裁、新電途科技CEO王光星榮獲“2023中國充換電行業榜樣人物”,并在主論壇發表“新電途,從聚合充電到能源互聯網的思考”主題演講,從能源數字化是實現“雙碳”的關鍵技術,聚合充電是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環節,聚合平臺持續拓寬行業深度廣度、推動新能源行穩致遠等主線出發,闡述新電途賦能新能源領域生態,匯聚平臺流量,助力能源互聯網構建,提升車主使用體驗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新能源風頭正盛,汽車充電大有可為
在市場和政策雙重作用下,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行業呈現井噴式增長。行業預測,2025年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將超過5000萬輛,2030年保有量將超10000萬輛,而根據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未來充電樁缺口巨大,市場規模將達到萬億級。
“近年來,充換電行業處于新技術產業化應用的爆發期、產業轉型升級的過渡期、多行業協同發展的融合期?!蓖豕庑潜硎?,充電行業高歌猛進的同時也產生了一系列痛點,運營商面臨著充電樁利用率低、營收難等問題;車主找樁煩、充電難、重復下載APP依舊是常態;行業整體供需有效匹配不足,場站精細化運營、充電便利性有待加強。
王光星說:“面向低碳未來,新能源汽車充電大有可為。新電途聚合充電將持續以生態聯合、能源服務、數字運營和產業鏈接能力幫助行業破解痼疾,推動充電場站降本增效、提升車主充電體驗,讓綠色出行蔚然成風?!?/p>
聚合充電構建車/樁供需匹配的數字化樞紐
作為區別于充電運營商自建場站以及車企自建品牌站的第三種模式,以新電途為代表的聚合充電模式一直被業內寄予厚望。那么,新電途聚合充電與傳統充電有什么區別?它給行業帶來了哪些改變?
王光星介紹,傳統充電是多運營商、多平臺服務模式,在這一模式下用戶分散,供需矛盾多?!岸码娡揪酆铣潆娂婢連端資源整合及C端流量優勢,在充電運營商和消費者之間架起了一條供需時空匹配的數字化樞紐,高效解決供需不匹配矛盾?!?/p>
一方面,新電途通過數字化技術聚合車/樁網絡,整合主機廠、B端車服公司、充電運營商等產業上下游資源,打破不同充電樁之間的技術壁壘,編織“全國充電一張網”,推動充電網絡共享化、一體化發展。另一方面,新電途也持續擴大流量陣地,接入支付寶、微信等“國民APP”,源源不斷地獲得用戶流量。
王光星說:“新電途以AI和大數據賦能充電運營商,提供智能選址、智能決策、精準引流、私域運營等充電+服務,讓場站運營更高效;向新能源車主提供目的地+公共充電全場景融合服務,讓車主暢享一鍵找樁、一碼充電的智慧充電體驗?!?/p>
聚焦聚合充電,篤定能源互聯網賽道
“雙碳”目標下,能源互聯網正加速奔跑,作為能源互聯網的重要環節,聚合充電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王光星說:“聚合充電是一種負荷類虛擬電廠,可提供負荷側靈活響應調節服務,助力能源互聯網價值挖掘,讓能源利用更高效、能源供給更智能、能源消費更綠色?!蔽磥?,當新能源汽車的占比越來越大,公共充電場站將成為城市電網的重要能源節點,聚合起來的分散的充電負荷將成為全社會用電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直以來,新電途通過“內外兼修”,不斷提升產品力和競爭力,積極參與到能源互聯網建設中。依托母公司朗新科技能源互聯網的深厚實力,新電途正探索打通分布式光伏、市場化售電、用戶側儲能和聚合充電平臺,實現光儲充一體化場站、充電+售電等能量運營服務的試點實踐,并作為負荷聚合商參與電網需求響應,推動能源互聯網業務持續高速發展。
目前,新電途已成為聚合充電領域頭部平臺,覆蓋城市380多個、合作運營商800家、接入充電設備80萬臺、服務新能源車主700多萬。
王光星表示,在朗新科技“能源數字化+能源互聯網”雙輪驅動發展戰略下,新電途將繼續篤定能源互聯網大賽道,以場景驅動價值、聚焦科技能源創新,持續構建生態共享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新模式,為行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助力國家“雙碳”目標早日達成。
——END——
聚力數字化 創造新價值